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号召,近日,我校科普团队教师代表走进永川区实验小学校,共同推进小学阶段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通过跨学科、跨校协同,深化科教融汇,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力。

图片1.png

在合作交流会上,永川区实验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江兵,副书记王开红、副校长李廷海等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与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朱小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王昌正博士、张书波老师就人工智能教育在小学阶段的落地路径展开深入研讨。双方重点围绕科技馆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搭建、特色教材开发及科普活动策划等议题探讨交流,初步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聚焦政策引领,探索教育创新

会上,王昌正博士系统解读了国家关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导向,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他提出,双方可依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技术优势与实验小学校的教学经验,联合开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普课程、活动方案及配套教材,并引入数字人讲解等创新技术,为科技馆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罗江兵书记表示,此次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希望双方在课程设计、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领域深度协作,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李廷海副校长则针对小学教材开发的实际挑战提出建议,双方就此展开务实讨论,明确了分阶段推进的实施策略。

协同共建,助力科技教育融合发展

本次交流为两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构建贯穿全学段的创新培养体系,助力重庆西部地区科技教育生态建设。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两校将合力开发特色课程与活动,推动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普及与提质,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和区域科技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