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张圣成为了学校的红人,大家看到他都纷纷上前招呼:
“圣,你回来啦?”
“小张,身体好些没?”
“张老师,看起来气色很好呀!”
……
一声声问候,汇聚成春天里的温暖,也见证了一场爱的接力。
2025年1月初,智能建造与设计学院张圣老师不幸感染重症肺炎。短短半月,他从永川到重庆主城,辗转多家医院,历经多方治疗,病情仍然危重,令人揪心不已。
1月中旬,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圣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气管插管等治疗长达12天,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转危为安。
重症监护室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上万元,对于身体残疾、家境清贫的张圣一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难,全校师生迅速行动,同张圣老师一起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最终用爱心与希望的接力帮助张圣老师渡过难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教育,乐于奉献,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科创精神,展现了学校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凝聚力。
校工会主席陈莉代表学校师生前往重症监护室看望张圣
忠诚教育,乐于奉献,
他的坚守换来了全校师生的爱心接力
张圣少时因病导致发育迟缓并身患残疾,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奋起抗争。身材瘦小的他,不仅要和其他身体健康的小朋友一样上学读书,还要利用下课时间收集废品变卖,帮助父母贴补家用。
坎坷的童年铸就了他坚毅的品质。他在校工作18年,平日里兢兢业业,勤恳努力,节假日主动值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教育的内涵。
作为教学秘书,张圣负责课务安排和教学运行工作,面对复杂的排课工作,他细致入微,从无错漏;面对学生,他心怀善意、悉心指导;面对同事,他开朗大方、热心相助。即使在重症监护室里,张圣也用不屈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病魔,展现出顽强的精神和毅力。
智能建造与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徐铃英老师说,她跟随校领导先后三次前往医院看望张圣,无论是病情恶化、身体虚弱,还是接受治疗、稍有起色,或者全力抗击病魔、接受深入治疗,张圣都坚强面对。这几次探望,让徐铃英看到了张圣坚韧的个人意志和对学校的深厚感情,也见证了科创教师间最质朴的情感。
张圣患病的消息很快传遍校园,全校师生无不为之动容。学校创办人何济先生、董事长何弦博士、原财务总监熊安凤女士第一时间通过慰问金、慰问品等不同方式表达他们的关切慰问。校领导们主动帮助张圣家人,积极协助其转院,并亲自前往探视。学校工会发起募捐活动,呼吁全校老师伸出援手、帮助张圣渡过难关。
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全校老师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支持与祝福。每一笔捐款都承载着老师们对他的深情厚谊,每一声问候都饱含着来自科创学院的鼓舞与祝福。这场张圣老师的坚守与全校师生的爱心接力,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
励精图治,敢为人先,
他的坚韧展现了科创精神的高度凝聚
在面对身体缺陷导致的生活困难和工作挑战时,张圣从未退缩,而是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全力以赴,不仅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圆满维持家庭生活。面对重病,他意志坚定,从未放弃,克服治疗和药物带来的身体不适,主动配合最新治疗手段,终于挺过难关。
张圣告诉大家,“因为小时候留下的残疾,我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的冷漠与打击。自从来到科创学院,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温暖。”
“这次生病,我也曾感到恐惧和绝望,但即便躺在重症监护室,想到一直关心我的家人,想到一直帮助我的领导同事,想到一直尊敬我的同学,内心就有一股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战胜病魔,让我一定要回到科创,回到我热爱的校园,回到我牵挂的所有人身边。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倒下,我热爱我的事业和生活。”在与老师们视频通话时,张圣曾动情地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大家的接力相助,目前张圣已经康复,重返校园。他的回归是爱与希望的胜利,是科创精神的鼓舞,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谐共济、博爱进取”校风的真谛,感受到了“忠诚教育、乐于奉献、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科创精神的强大力量。这将会激励更多科创人继续前行,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